Trump
Q&A:关于私德公德、不对味的中国式沟通、千篇一律的时评和川粉(上)
私德和公德真的是两码事吗?
为什么经常感觉很多社群里的争执只不过源于双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为什么如此多的时政评论几乎千篇一律?
小粉红和特朗普粉丝会转变立场吗?
分为上下篇,每篇两个问答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操控?
正在中国网络蓬勃发展的粉丝经济也是在培养依恋型人格,网红思维是为了获得支持而表达,而不完全是基于思考的表达,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想法很大程度上被周边人群/目标受众的认知所左右,很多原本知识型的博主在对网络知名度的追求中变得空洞浅薄……
更多舞台还是培养基?自恋型人格与社交网络媒介的关系
威权政治是仇恨和恐惧驱动的,民主政治是信任驱动的,Trump通过打破信任、扩散刺激性情绪,得以获得广泛共鸣,如果他的支持率三成以上与此有关,便很难再将社交网络语境定义为民主。注意:自恋型人格居于黑暗人格三合一首位,是‘政治强人’的重要特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