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式圈子

微信的设计满足了(或也可以说是暴露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性需求,以各式各样的圈子交织汇集而成的社交生态,体现的是弱自我和独立恐慌症,增强了狭隘和自傲,阻碍了讯息流通,弱化了价值体现的充分条件。

为什么会圈子

从某种程度上说,微信圈子里的个体成为了同望一片天空的井底蛙。

基于某种原因的社交选择,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圈子。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所有行为不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在社会认同水平上的自我尊重,是以群体成员关系为中介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特长,因此在群体中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其他成员更出色,是所谓“积极区分”原则。自我认同趋向薄弱的人更喜欢或者说需要积极地争取群体认同,而这种积极的群体认同是通过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群体认同,个体就会离开他们的群体或想办法实现积极区分。

“积极区分”满足了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群体间比较通过积极区分原则满足了个体寻求积极自我评价的需求。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人们倾向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这样就产生了不对称的群体评价和行为——偏向于自己所属的群体,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所属的群体。

微信的设计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同一群体之间才有可能互相添加,而只有互相添加才可见回复内容,圈子单一化或同类化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归属感可得以充分满足,于是对这类用户来说,如果以微信做为主要社交应用,其他圈子(领域)就相当于不存在,犹如“一圈一天下,一群一社会”。

圈子效应

社交应用的主体效能就是沟通和传播,不管微信怎样的努力去媒体化,它依旧承载着一定范围内的传播功能,而这个“范围”很可能就是圈子带来的。一个圈子不一定集中于一个群聊中,或许会衍生出数个群聊,也就是“细化的圈子”,它们之间在“主体(圈子中心人物)”部分有交集,也可能完全没有交集,但在某一领域或程度上具备共享利益(物质/精神)的条件。事实证明,智识共同体圈子比利益共同体圈子更容易细化,利益导致智识共同体内部细化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反之则可能性相对较小。

做一个分类观察,以一篇文章的转发为观察对象。首先选择一个较特殊的圈子,群友大多为写手,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圈子中该观察对象属于“同行的成绩”,结果显示为两种不同的效果:1、如果该作品出自该圈子中心人物之手,圈内人会竞相转发,无异议(“先转后读”这句话您一定熟悉);2、如果该作品出自圈子“边缘人士”或非圈内人士之手,则另有两种结果,如经圈子中心人士转发,则携动转发量也比较高,有些情况下几乎和“1”中的效果无二,如“中心人士”没有转发,其整体转发量明显低于上述。

还是同一篇文章,再另选一个“受众类”的圈子,就是说,群友中没有专业写手及对写作感兴趣的人(纯读者)。转发效果及舆论热度、倾向基本如上:如获群中心人物赞赏,则转发量高、点评密集,反之,基本可能被视而不见。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正是“圈子效应”之一。每一个群体都会存在微妙的“中心”和“边缘”之分,“中心”的形成需要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因价值观各异,定义“有效积累”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比如有原创权威思想、有资历、有人脉或财力、有旁人所不及的能力,甚至只有出众的相貌身材,都有可能形成“中心”,这些“条件”可以存在于圈子形成的最初预期中,也可能在磨合中产生甚至改变,不论如何,即便趋于隐性,“中心”也是存在的。同时几乎所有群体都会存在“边缘人士”,一种情况有可能源于自我边缘(俗称不合群),但你肯定会问:为什么不合群的人还会进入圈子呢?很简单,和那些“合群”的人一样,首先归属感需求是基础人性,另进入/依附一个圈子肯定有其目的,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利层面,圈子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圈子人的需求;另外一种情况则属于“被边缘”,大致源于本人性情造成的难以苟合“圈子气氛”,擅挑错儿、质疑和反驳,不遵循圈子潜规则,从而导致被边缘化。

体现在表象上的状态就是朋友圈点赞和回复的数量及频率。围绕圈子中心及泛中心人物的跟评密集度较高,明显有别于边缘人士的待遇。而微信的设计特点之一是必须互相添加方可见互动内容,如果一个人涉足两个或以上圈子,在其朋友圈内容下面,不同圈子内人的回复彼此看不到,仿佛对方不存在,于是,不论从哪个圈子的角度看上去都是“自己人”。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圈子属性中的封闭需求。

圈子内在也有体现,泛中心随同中心的活跃度走势一致,能更有效的挑起和深入一个话题,边缘人士免于被冷场和被绕避的尴尬发言积极性会明显较低,而无条件认同的积极性可能更高,透露利用一切机会以期确认归属的意愿。微信群聊不似QQ群聊那般有群内屏蔽功能,于是冷场和绕避都属于泛中心的主动默契,而这种默契的形成源自对中心人士的跟随。

圈子弊端

如上所述,“圈子效应”之一是围绕上述“中心”运转,对某一观点的附和或反驳的步调与“中心”一致。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如果该观点是顺应普世价值观、合乎现实、积极的和逻辑正确的,那么圈子中心的支持就是优化和强化的效应,反之则亦反之。也就是圈子的弊端之一:压制反思。

圈子的另一个弊端是容易使圈中人对圈子的整体能力和其个人能力过高估测。主要源于圈子内部气氛趋向营造一团和气,弊端容易被掩盖,由质疑、反驳、追问等下切句式营造的探讨氛围难以形成,话题往往会停留在主体问题的初级阶段而无法深入。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决策获得尊重和肯定,圈子便能满足这种预期,不管该决策是否真的合理,至少它肯定没有圈子舆论整体趋向看上去那般价值不菲。

对传播也有明显影响。一篇优秀的作品如未能进入圈子,或进入圈子的渠道非圈子中心及泛中心,对传播、价值发挥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阻碍。由于积极区分原则的存在,外圈话题或成果很难进入圈内,即便进入也难以被认同,质量容易被埋没。

微信朋友圈和群聊的效果几乎无二致,都是同圈子方可见,唯一不同的是,圈子之间的交集可以体现在朋友圈上,但基于圈子效应,交集带来的传播能量很低,并不能有效地益于消息本身的传播。于是在后台看来,两者传播能力没有明显区别,也就是对网络管制形成的威胁基本近似。于是一旦管制方法中启用了“统一关键字过滤”,群聊和朋友圈的受制程度将会拉平。

有趣的是,“微信朋友圈内容管制条例”出台后舆论反响很低,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其集成网信办前期的管制条例细节后的重述,大部分用户见怪不怪了,另方面可以理想化一些的认为,公众已有大半认识到朋友圈是半封闭平台,传播能力有限,已将其逐步移出倚重选项。观察显示,目前群聊有境内外隔离,境外敏感信息中有“关键字”时境内看不到,反之也一样;境外之间和境内之间的互通目前无障碍。受影响比较严重的群体是海外华人,和在大陆工作学习的外籍人士。

如果朋友圈的回复能使所有用户皆可见(如facebook那样),则更便于加强圈子交集,甚至可以打通圈子,加速讯息流通、话题深入和探讨进展。微信的设计特点虽然可以很充分的满足圈子化需求,但这种半公开社交平台比公开平台更容易框定视野,圈子认同程度越高越容易培养虚拟满足感,一定程度上消磨个人和群体的进取意识。圈子本身或许没有错,但封闭圈子及细化圈子则很有可能带来多方面损失。我们每个人都是片面的,涉猎再广博也不可能独立达成全面,不管是专业领域、思维模式还是视角,打破圈子或淡化圈子影响,才能更有益于提升。

冒个泡吧!

Plain text

  • 不允许HTML标记。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