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际传播三:改善认知和自我 提升传播效率

文/
Xu Lin

了解自我的本质和认知的性质,便于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以及管理自己的形象。稍作调整,就能帮你增进人际传播效率。

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形象,就是你的自我概念,包括优缺点、能力和不足、三观及感受。自我概念至少来自于四个方面:

1、他人形成并展示出来的有关你的形象——查理库里提出的镜中我概念,经常获得积极评价的人会变的自信,反之会变得消极。换个角度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评价他人去促进人际融合(当然不是吹捧,似乎不少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

2、你把自己和他人比较后的结论——中国人很喜欢比较,但使用的是经常是不客观的比较方式,比如攀比,会导致消极、形成错误的认知,更准确的比较方式是与你条件近似的人相比较。

3、文化习得——通过老师、家庭、社会灌输的一系列价值观、信仰和处事态度。需要明确的是,哪些习得并不正常,进而如何去反对。本网在极权社会心理阴影系列中有详细分析什么是畸形的文化因素、什么是正常和应需的习得。

4、解读和评价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正如别人对你的印象取决于你的行为,你也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应、解读和评价。现实中很多人缺乏这一步的自我,同时过度重视上诉(1)中的镜中我,共同结合为他律型社会

自我意识是人们对自己的了解程度。理解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增强自我意识的重要方式,越是了解为什么那样看待自己,就越能了解自己是谁。

约哈里之窗是一种常用的在人际信息交流中构成的知觉模式,它用四个区域展现了不同的自我:

1、开放的自我——代表所有关于你的信息,行为、态度、感受、愿望、动机、想法,你和他人都知道这些信息。开放的自我中开放的程度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和交流对象。如果社会互信度过低,开放部分就会过少,妨碍人际的发展。

比如我,在不同平台使用不同的笔名、头像和注册信息,即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往往记错,除非私下做个标记。不少社群形式需要一些人际权力撑场(关于人际权力的概念,下一篇中会专门介绍),也就是说需要我在公开平台积累的知名度来体现信誉。我的开放习惯在监控社会是比较好的主动匿名方法,但弊端也很明显。我们需要在安全性和互信程度之间做一个平衡。

2、盲目的自我——代表他人知道,而你自己忽略了的自我信息,其中包括一些不太明显的习惯,比如口头语、情绪状况、压抑感、自我保护模式、斗争策略等等。

比如我,喜欢用于是这个口头语,因为对话中我经常下意识带着目的(算是一种职业病吧,心理咨询师的交流特点),目的一般都是自己成熟的观点,也就是说将自己的主张带入话题中。有些朋友就笑我对啊,这个你写过的,或者抢在我前面说出那些观点。

如果盲目的自我比重过大,会令自身陷入被动,但不妨碍简单层级的传播。

3、隐藏的自我——包括你对他人隐藏的信息,不论是否与谈话内容有关。就是你在任何沟通中都不想透露的信息。

过度暴露和完全隐藏是隐藏的自我的两个极端,对传播来说都有阻碍。恐怕没谁会喜欢一个毫无神秘感的透明人,或者拒绝信誉交换的自闭者。

4、未知的自我——包括你和他人都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实,它有时能通过特殊的环境变化得以检验,还有些信息可以通过个性投射测试或者梦境来透露。但更多的时候,在被发现之前是不了解的,比如有人向你提问或发起挑战时会引发戒心;当你表扬别人的时候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

更强的自我意识能增进人际传播的质量,试着多倾听他人;与不同的人交往,每个人看待你的方式都有可能不同,可以积累出有价值的、新鲜的看法;增强开放的自我,当你展示自己的同时也输出了亲切。

人际传播中的认知

人际认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因素将彼此融合,它包括:通过感官接受的刺激;以某种方式组织这些刺激;解读和评价感知到的事物;储存;回忆。这五个过程互相穿插,你很难明确的切分它们。

需要提醒几个关键——

首先,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信息的,尤其网络传播,因为选择主动权完全在个人。你很难简单地将公民社会的发展构想传播给权威性人格,就如不可能用健身资讯去轻易影响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也就是说,受众面必需有计划。自由港在不同平台的更新是手动完成的,有关切的朋友感觉这样做是不是很辛苦,的确,不过优势在于受众面可掌握,信息供应可以做到有计划的取舍。比如,底层民主派的注意力很有针对性,国际大型议题对他们没有太多吸引力,信息供应需要与中国现实有明显的关联,尤其是与抗争有明显关联,切不可太过理论化。

其次,是信息组织。最为通用的原则是接近原则,这个原则会令你将某种程度上类似的人或事物归为一类,即便有明显且较多的特例也会被忽视,比如同一个群聊里的成员、一个地区的人、一个圈子、同样的宗教信仰等等。同一群体内部也可以出现这样的划分,比如大家都用中文的实名标注,只有你使用英文名,人们在直觉上就不会将你归入自己人行列。

另一种通用方法是创建模型,模型是思维定式,它来自于刻板印象、宣传和经验经历。媒体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如果读者一看到有关恐袭的消息就同时有伊斯兰教的概念、一看到行骗的消息就同时有注明河南人、一看到碰瓷的消息就读到大妈这样的措辞,很容易形成下意识的思维定式:伊斯兰教=恐怖主义、河南人=骗子、大妈摔倒都是碰瓷……尤其是跨文化信息,如果完全来自媒体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比如将新闻中认识到的穆斯林形象,套用到所有穆斯林身上就容易出现误读误解。一位小朋友曾经闹过这样的笑话,看了很多关于德国天体文化的报道,和德国朋友交流时就直接问人家德国人是不是不喜欢穿衣服”……

本网在《微妙的舆论引导》一文中介绍过媒体措辞引发的弊端,媒体抓取的大多是特性、 特征、特例(新闻价值的一部分是典型),如果仅引述被宣传的现象为据,有可能造成结论偏僻。尤其是在跨文化议题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网络人际传播也近似,你希望获得什么样的反馈,就需要注意自己选取什么样的措辞,包括标点符号和表情的使用。比如,惊叹号过多会显得发言者很浮躁、情绪化及缺乏深度;省略号过多会显得自信不足;波折号和括号过多会显得组织能力差,双引号过多显示的是虚伪……等等。

最后有关回忆的阶段,体现了上述阶段的重要性。人们从记忆中检索信息的时候依照的是既有模式,而不是新创建的模式,如果让读者去回忆与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不一致的信息是很困难的,互联网信息嘈杂,一时间看起来有效的传播却有可能并没形成有效的影响。但正是那些与你的习惯思维模式有巨大差异的信息带动了思考,真正的思考运行时,既有模式会得以改变。这就是我们持续鼓励推理型认知的原因。

错误印象的形成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潜意识或隐含的倾向——即认为个体的某些特征会与其他特征相联系。这就是内隐人格理论。比如甲给人感觉精力旺盛、热情,那么他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呢?大多数人会认为他聪明,虽然没有任何逻辑支持一个热情的人必然聪明。

内隐人格理论是一套规则体系,它暗示你哪些性格相匹配。如果你观察到某些人具有积极的品质,会下意识认为他们的其他品质都是积极的。认识的这种下意识的存在,是为提醒人们,要注意免于去推断那些不存在的特征。

另一点就是强烈需求造成的错觉。饥饿的人能迅速从一大堆杂乱的信息中找到有关食物的词汇,这就是认知强化——它可以引导你看到期望看到的东西。比如你喜欢的人看起来会比讨厌的人更漂亮和聪明,你会夸大和强调自己需要的东西。

认知强化会制造另一个有趣的曲解:你会认为某些行为表明他人喜欢你,却仅仅是因为你需要被喜欢,或者你不信任一个人时会认为对方讨厌你。

提高印象的准确度

成功的人际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他人形成印象时的准确性,上述分析了认知形成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障碍,为了避免这些障碍的形成,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提高认知准确度。

1、通过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来分析你的认知,两个建议:首先认识自己在认知中的角色,你的感情和心理状态会影响你的认知,比如同样一部电影,心情好的时候觉得它很搞笑,心情差的时候觉得它平庸无聊;了解自己的偏见,你是否只想知道你喜欢的人的优点、只想知道不喜欢的人的缺点?

其次,避免过早的下结论。基于某种观察,形成某种假设,再利用额外的信息和证据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很容易造成证实者偏见,避免过早下结论,试着寻找其他线索去验证结论,指向同一结论的线索越多,做出正确结论的可能性就越大。要特别关注那些会推翻你最初假设的线索。同时支持向他人寻求信息,他人与你的刚才观察角度有可能是不同的,这样可以帮你更全面的看待事物。

2、检查认知是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准确率的另一个途径。认知检查的目标是进一步揭示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证明自己最初的判断,以此来减轻误读他人的机会。尽量不要仅凭观察他人的部分言行就去分析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这点在互联网交流中尤为重要,很多人习惯于根据一个群体的片段表现就判定其整体属性,在公开平台上显示出的对封闭社群的评价很多时候暴露这方面弊端。

总之,更多观察是首要推荐的,网络潜水是观察的好方法,你不一定马上涉足交流,那样有可能令你表现被动;更多涉及不同属性、不同领域的社群,能帮助你掌握舆论场概况,部分社群成员重合度高并无太大障碍,在不同语境环境下,人们的表达是不尽相同的,对个体的观察能通过变换环境来提升准确度。

——未完待续——

 

评论

Viagra Kaufen Ohne Vorkasse Keflex Acne Nemazole Without Prescription <a href=http://orderlevi.com>levitra pills for sale</a> Doxycycline Direct

冒个泡吧!

Plain text

  • 不允许HTML标记。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