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稍有不慎便适得其反,该怎么做?
(泡泡特约)人们不会以中立的方法处理信息,因此纠错是极为困难的。很多研究发现,对错误的纠正反而会强化对错误的坚持,纠正的结果适得其反。选战中的宣传战尤其如此,如果一方制造出不利于另一方的假消息,另一方越是辩解,状况就越糟糕。有关希拉里身体状况的假消息最初出现后她的助选团队便开始澄清,但与此同时同类的传言反而徒增了许多。
上篇文章中的主张是保持信息均衡,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反驳和澄清的信息。本文必须深入的一点就是:在有些时候,信息均衡反而会强化既有认知,也就是不容易纠错。
一项实验的主题集中在对死刑的评价上,特别是对死刑是否能减少暴力犯罪这个问题的评判。被试者被要求阅读一些有关支持和反对死刑对犯罪的震撼作用的研究,他们也阅读了相关数据、批判和反驳的研究,也就是尽可能接触均衡的信息。
你觉得这样一来会发生什么呢?充分接触了正反两面信息的人是否会表达一种近乎中立的观点?结果是否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会因研究中支持自己观点的那部分数据而变得对自己的观点更加坚定。
相反观点完全被忽视了。简单说就是,让人们处于均衡的信息环境中时反而使人们更加坚定的自己的信念,甚至出现了观点极化。
这就是上文中提及的“偏颇吸收”现象,它源于人们降低认知不和谐的欲望。人们会按照自己的偏好处理信息,对那些与自身既有认知相矛盾的信息被直觉忽略掉了。这种现象在很多领域都有存在,比如众所周知的,恐穆、恐同群体在平权信息增加的状况下反而壮大了,且态度趋于恶劣,在中文网络很容易体察这点。
偏颇吸收发生时动机因素通常在起作用。社会学家曾提出过反证偏见的概念,即人们会尽力反证与自己最初观点相冲突的论断,于是均衡信息环境下,最初的观点被强化。
假消息的传播中,偏颇吸收现象是非常明显的,即便辟谣的信息铺天盖地也很难令那些已经采信谣言的人醒悟,尤其是有关政治和经济的假消息,他们往往编写得非常生动,能直戳信息消费者的软肋。
这当然不是说均衡信息完全不能纠错,而是因为偏颇吸收现象在不同环境中起作用。下面尝试分析下相关情境。
纠错究竟是否有效
2008年,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组建了一个名为“对抗诽谤”的网站,列出并揭穿虚假消息。有理由相信它是成功的,因为只要假消息一出头,立刻会被摘录并批为诽谤,尤其是它的受众覆盖面比较大,一则被定义为诽谤的消息大多数人都不会再接受了。
美国一直有很多辟谣的网站。在互联网上发布正确消息和传播虚假消息一样容易,但必须指出的是,纠正错误有可能同时强化了人们对错误的印象,让原本没看到假消息的人也获知了。
比如大选中一则流传甚广的消息称“俄亥俄州仓库里发现了数万张克林顿的假选票”,反对克林顿的人会相信这则谣言,支持者会积极寻找辟谣的信息来反驳。如果这时候权威机构加入辟谣行列,支持者会兴高采烈,而反对者只会连权威机构一起质疑,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如果虚假消息正在流传,试图去纠正也许不会发挥作用,纠正行为不但没有效果甚至有可能带来伤害,一旦流瀑发生、或群体极化效应已经使人们的错误观点生根发芽,那些试图说出真相的人基本是白费心思。思想市场并未破产,但必需承认它有些时候会失灵。
辟谣会在什么时候有效,什么时候无效
一些假消息很有趣,另一些没那么有趣但令人兴奋,也许只是为了一点点兴奋和激动,人们就愿意相信它,并传播它。即使假消息令人愤怒,人们也会因愤怒而相信它们,并且在刺激性情绪影响下的状况会比较好玩,因为某种程度上这类情绪都有特定的背景和根据,于是就更容易骗过直觉。
还有一些假消息令人心烦,带有恐怖的意味,而且这种程度越高,人们越倾向于认为它是假的。如果这个时候另外一则消息告诉人们“不用担心”,人们反而会开始害怕,因为辟谣信息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回了现场、集中在风险上,恐惧程度就会加强,人们会认为无风不起浪,即便虚假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真实,“否则费劲辟谣干什么”?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政府的常规做法是最愚蠢的,并不只有它公信力匮乏这一个原因。
还不止这些,既有观点和立场的强度所起的作用远高于假消息本身。当人们的既有观点并不那么强烈的时候(处于摇摆状态),他们就比较容易受到新信息的影响。举个例子,如果你对转基因技术没什么了解,也没有太强烈的立场,但读到一篇文章称“转基因食品会致癌”,你对它有70%的信任。当时你处于信息均衡的环境中,接下来又读到了辟谣的信息:转基因对健康无碍,这个时候对前面假消息的信任程度就会快速降低。如果对两个相反立场的信息都相信,最终更有可能放弃对该议题的深究。
对大多数谣言来说,大多数人不会有强烈的既有观点,而且不会只信一方不信另一方,这种情况下思想市场就能运转良好,不同观点最终会趋向真理。人们也会听取不同意见来决定自己的立场。辟谣就是有效的。
在社交网络上,人们的表达和转发(如果不是拿了红包而转发的话)基本都是为彰显自己的立场的行为,内容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转发和点击在创作和选题方面也会尽可能突出一个立场或姿态,这个姿态与其目标受众的姿态相一致。假消息生产也是如此,尤其那些资金匮乏的边缘媒体,在这方面会加倍卖力。于是这里的思想市场很可能没有事实上的辩论,而是数人头、拉队形、拼知名度的乱战。
在中文网络上,人际关系的能力被很大程度的突出了,人们对信源的判断远高于信息本身,中文网络的社群中很多假消息越是辟谣传播得越快,主要因为发布辟谣信息的人在相关群体中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强连接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才能让人们转变观点呢?
最好的做法并不是给他们看对手方的观点和相反的信息,而是给他们看那些立场接近的人的观点。比如你是A圈子的成员,你听到了一则关于B圈子如何恶劣的假消息,你将信将疑。这时候如果B圈子的人来辟谣,你肯定马上更加信任这条假消息了,但如果辟谣的是A圈子成员,你很可能会重新考虑是否该信任它。
一个压制假消息的最好方法就是去证明,那些原本“应该相信它”的人实际上并不相信。这也是为什么不支持以拉黑等方法摆脱那些很容易轻信谣言的群体,摆脱很容易,但摆脱后你和他们就站到了对立面上,这之后你再说什么、说的多有道理,他们也不会再相信。
适得其反的纠正
必须承认情绪化这种东西是非常厉害的,如果你陈述的真理会把轻信错误观念的人激怒,认知失调肯定在第一时间把真理弹出去。千万别太指望理性能管用,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面对纠正性信息时就已经更加坚定自己最初的观点了,因为动机是捍卫自己的正确,而不是真理真相。
这种时候,纠正性信息越多,人们就越会坚持错误,纠正性信息反而会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争议的问题上来,这种集中本身就是强化既有观点。你一定熟悉中文网络上那些月经之辩,比如文革会不会重来、公民社会究竟是痴心妄想还是必需必然、暴力or非暴力……你能看到无知犹如水涨船高,从最初的貌似理性论述,变成后来的拉队形骂仗,陈词滥调,毫无进展。
--未完待续--
评论
Franexpok (未验证)
星期四, 06/06/2019 - 00:28
永久连接
Zithromax Oral Suspension Matsculky
Zitromax From Canada Non Generic <a href=http://leviprix.com>levitra canada</a> Cialis Rezeptfrei Dusseldorf Buy Kamagra Usa
冒个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