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微妙的劝导术:“宣传即侵略”——埋下诱饵 乖乖上钩

文/
Xu Lin

劝导不是什么巫术,它不过是撩动了人们内心最深层的情绪和最不理性的欲望,迎合那些最幼稚懒惰的习惯性思维,在你不知不觉中,被牵引到对方的目的地。

在劝导者眼中,舆论是很蠢的东西,因为收放自如的缰绳被捏在他们手里。

(图1  注:4月出版的时代杂志亚洲版封面,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比拟为毛泽东。(取自时代杂志官网)

劝导者最喜欢类推和隐喻

人们每天都会就如何定义人物和事件进行成千上万次辩论,尽管辩论结果不会让战争告终、世界和平,但对人们看待、定义事物的方式却能带来来深远影响。比如你认为一个人能当领袖,可能仅因为他与曾经的某政治偶像在举手投足间有相似之处;一个学生被老师看好,或许仅因为他的风格能让人回忆起某位名人的青年时代;你买了一辆便宜的新车,可能起作用的是,它和你钟情的那款高档车在款式上相似……

这就是类推和隐喻在利用影响时依靠的逻辑。在赵威事件中,主张支持赵威、不相信其被洗脑的信息接收者将其比作浦志强,赵威和浦志强有可能被认为近似重合的属性是身份和遭遇,支持这一类推的人肯定也是着眼于这两个属性的人,从而忽略了其他不同、线索和信息。根本问题在于,这个类推不成立。

再比如,在习近平刚上台的时候,民间有人预测其会成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或者蒋经国,这两个类推曾经在较长时间里被改良派群体引用来解读习的行为,形成了不小的误导。你可能认为它纯属意淫,那么再换一个为数不少的媒体都使用过的隐喻:习等于毛。当然必须承认,习和毛的确有很多共同点,这个类比非常形象和生动。但习毛不同在于,习所处的时代,没有可能发动毛式的文化大革命,却恰恰因此引发很多人认为文革会重来。为什么文革不会重来,且文革思维从未消尽,已经有太多优秀的分析文章,此处不赘,我们只讨论这些类比和隐喻的用法造成的后果。

不论如何,只要你接受了某个类推,前期劝导就实现了。那么,类推和隐喻是如何被利用来做劝导的呢?简单说就是:一则类推和隐喻,能为模棱两可的信息提供一个主题和框架,从而为隐藏某些区别、突出另些类似点,做有效的心理引导。

如果你不熟悉赵威事件、也对习近平没兴趣,那么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爱情。请考虑后面这些比喻:爱情是战争——他征服了她的心、她为爱而战;爱情是魔法——爱中的人被施了魔咒;爱情是病——让人心烦意乱的关系……每个隐喻都会突出恋爱关系中的某个特定方面,并确切的指明该怎么做(骗她去爱、尝试治愈、让一切顺其自然),并提供了一些理解行为的方法(比如本性难移等)。但什么是爱情?自己的情感关系能套用任何一个隐喻吗?买本情感大师的书照着它谈恋爱可能麻烦就大了。

宣传即侵略

宣传是一种侵略——宣传者试图征服你的思想和信仰,它将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些因素上,而故意让你不去注意另一些更重要的信息。宣传的策略就如同军事花招和武器装备,如果想要终止,就必须将它们拆卸解体,内心和情感都要加强抵抗,它并不容易做到,人们80%的选择都处在下意识中。

很明显,宣传即侵略也是一个比喻,如果你接受了这个比喻,那么证明我们前面那三篇没白写,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比喻来形容宣传,比如极权国家称它为教育(教化)。如果你喜欢这个比喻,那么我们的解读就变成另一番模样了——讨论一下那些擅长学习(容易被劝服)、或者学习比较后进的学生,以及如何运用劝导来打开真理的心智

曾经的研究者们也使用过这样的比喻,如劝导就像一座城堡——为论点打下基础,或者如同一次旅行——探索新知的历程,这样一来就又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主题。

仅此一例便足够体验隐喻/类比的强大。

有个方法可以判断信息传播者所做的定义的可信度:观察传播者的真诚度。换言之,判断某种观点的鼓吹者对其鼓吹内容是深信不疑、还是仅为应付时局而采取的权衡之计。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前不久,布什发表演讲:

“每天,我们都能听到来自科威特关于萨达姆侯赛因惨绝人寰暴行的消息……有计划地蹂躏國之灵魂、大规模屠杀、反复折磨……新生儿被从恒温箱中抛出……希特勒回来了!但记住,战争结束后还有纽伦堡审判!

后来证实,类似婴儿被抛出恒温箱的信息是科威特支持者编造的,且被新闻媒体不加追问地传播开了。有人认为布什不过是说的夸张一些罢了,是为了起到强调作用,毕竟他在动员国民共同抵御一场战争。演讲确实奏效了,战争支持者们热情高涨,布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声望,战争期间及其后,布什的支持率一直在90%左右。

但这种宣传也是有代价的,不论是对信息传播者还是其受众。当激情退去,人们开始疑惑,为什么完胜的情况下还让萨达姆继续执政?而且他的兵力大多完好无缺,很快就被他用来对付自己的国民了。你能想象在粉碎希特勒军队之后还让希特勒继续统治德国吗?

1991年的民调纪录显示,有过半的美国人认为战争没有取得胜利”——因为萨达姆还在当权。彼时布什的支持率便开始下降。有趣的是,正是布什那个关于萨达姆是希特勒的隐喻为其招来了虎头蛇尾的懦弱领导人的名声。

布什或许并没有觉得萨达姆是另一个希特勒,他这么说不过是希望将那种对纳粹的恐惧和厌恶植入人们心中。萨达姆确实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但他能在伊拉克站稳脚跟,是这种稳固让布什和他的追随者认为萨达姆可以继续执政。

类推是宣讲者最喜欢使用的东西,它能让劝导获得把控受众情绪的能力。经典理论对类推这种劝导法嗤之以鼻,任何类推都不过是建立在错误比较上的论证:类推中提出的相似点其实都毫不相关、构不成因果关系。经典理论认为评估类推的原则有两种:1、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应该关于两者对等的、显著的方面;2、类推不应忽略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后一条比前一条更重要。

稍微注意下就能发现,互联网舆论场中密布着各式各样且乱七八糟的类推和隐喻,它们甚至是有些不擅理论的写手引以为傲的特色。这一片嘈杂中,某些有计划的劝导大可信马由缰。

提个问题,埋下诱饵

比如你是一位领导人,正需要处理一场预计会造成600人死亡的瘟疫,专业分析师给你两个选择:选方案A200人可以获救;选方案B,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是600人都能获救,三分之二的可能是无人获救。请你选择。

这是一个比较知名的实验,其结果显示,72%的人选择了方案A,因为他们认为A能稳保200人获救,而B却只有三分之一机会能救人。

现在来换一个问法:选方案A400人会丧生;选方案B,存在三分之一可能性无人丧生,三分之二可能600人丧生。

其实两套问题是一模一样的,将其分给不同被试群组后却发现,第二套问题中的B方案获得了78%的支持。为什么换了一个提问方法就造成了结果巨变?研究人士认为,是因为人们不喜欢听到损失,总是在寻求方法避免损失。第一种问法看起来方案B损失更大,而第二种问法,肯定是方案A损失更大了。

很多实验能证明,将议题设定为会损失什么,比设定为能得到什么,其宣称更具说服力,也就是营销业最喜欢利用的损失厌恶心理

提问题就是一种微妙的前期劝导。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能给其他问题下定义、可以委婉地道出正确答案,或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民调设计者早已心知肚明,微妙地改变提问方式能导致戏剧性的、截然不同的回应。

这点在律法界被超高重视。一本关于法庭质证的教材强调;绝不要提你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或者更确切的说:绝不要提出不利于你的答案的问题。

提问是一个强大的劝导技巧,因为问题塑造了人们的决策过程,它指导人们看待事物的的思维方式,暗中圈定了可能的答案。比如这样的问题:你支持合法持有枪支的权利吗?问题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枪支所有权的合法性上,而非其他如反恐等局势。这样便含蓄地将问题收拢到有枪和没枪的绝对化选择上。

可以参考政客们在新闻发布会和公共事务节目上是如何表现自己的,他们深知提问能引导注意力,改变公众意见。也因此,政客们不喜欢某些问题时他们会很巧妙的回避,比如是一位不愿公开拥枪问题立场的政客,面对基于是非的提问他会这样说:这个问题很好,只是我们应该对那些肆虐于街头的罪行做些什么呢?(把球打回去)或者:你知道我支持美国的宪法以及人们以合法的方式安稳生活的权利(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都行,也就是跟没说一样)。

不管是通过类推、隐喻的斟酌和选择,还是一个埋藏着意图的巧妙问题,都可以形成前期劝导。很多时候人们认为自己的确是在理性讨论,但旁观者可能已经看出,这其中哪个是掌舵人,哪些是划船人。

——未完待续—— 

 

评论

Acheter Cialis Comprar Cialis Generico Paypal Levitra Acquisto <a href=http://cialcost.com>cialis from canada</a> Propecia Insurance Coverage Viragra With Noprescription

Fish Flex Vs Canine Cephalexin Levitra Sold Over The Counter Keflex Drug Interactions <a href=http://cialviag.com>buy cialis</a> Cialis 20 Mg Foglio Illustrativo How To Take Amoxicillin

冒个泡吧!

Plain text

  • 不允许HTML标记。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