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事件中的大陆讯息封锁

自从9月28日戴耀廷等人宣布“占中启动”的几乎同时,中国大陆开始明显加强了力度屏蔽来自香港的讯息。以微信为例,身处香港的用户发现已无法发送占中现场图片和讯息在微信朋友圈──本人账号可见,互相关注的朋友们却看不见。

更多

《紧急上架》香港问题答客问

香港人现在正以和平方式争取一个平等和开放的普选方案。现时香港的行政长官由一个1200人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这1200人的代表性是现时争议的其中一个核心。

更多

香港民主示威 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失声”

香港于9月27、28日举行的和平占中游行以及警民对决,已牵动世界媒体的神经。虽然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美国版纷纷对香港的游行进行头条报道,但路透社中文网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却对此只字不提

更多

他来自网络:《互联网之子》

无论是对斯沃茨的追随者,还是对第一次听说他名字的观众,纪录片《互联网之子》(The Internet’s Own Boy)都是一部动人的影片。

更多

中国互联网电视强制洗牌堪忧

广电总局对电视盒和视频网站的监管再次加码。经多位消息人士确认,广电总局约谈各家互联网视频企业,要求本周内所有视频网站开发的电视端APP下架,下周还未整改的,将取消其互联网视听牌照,并停止服务器。

更多

北风:iPhone隐私政策惹怒中国?

苹果公司在隐私保护的问题上不准备让步,中国当局对现状显然并不满意。

更多

国家黑客“整治"港人

为了抹黑香港和平占中运动,国家出动了黑客和特务来展开资讯战。这场"战争"涉及盗取资讯、散播监控软件、手机应用程式及虚假讯息···

更多

长平:“沉默的螺旋”在中国转得更快

美国日前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社交媒体降低了人们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压制了观点的多样性,削弱了人们的政治参与度。中国网络的审查与自我审查,只能让“沉默的螺旋”转得更快,变得更大。

更多

正在合围的政治恐惧:21世纪网敲诈案特约评论

正像以往历次事件的发展规律,导演王全安的嫖娼案盖过了21世纪网发生的所谓“新闻敲诈案”,舆论注意力转移。但这一切都发生在当局将操弄手法一一演示之后,民众对办案的程序问题没有进一步质疑,或者说,质疑未能变得强大起来,这位办案“创造了条件”。

更多

你的手机值得你信任吗?

你和你的手机是否寸步不离,除了通话拍照外,是你上厕所的玩伴,是你早晨的闹钟,若手机不在身边浑身不舒服?从现代个人安全来讲,可以掌控且信任自己的移动设备,已是人们幸福感的一个关键。泡泡特约作家教你评估你的移动设备是否值得信任。安全来讲,可以掌控且信任自己的移动设备,已是人们幸福感的一个关键。泡泡特约作家教你评估你的移动设备是否值得信任。

更多

封锁Google全球第一案:悲哀的是中国人无感

深圳福田法院周四(9月4日)开庭审理了该市一名男子状告两家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屏蔽Google的诉讼案。还记得大陆政府最初逼迫谷歌退守香港的时候,网络上曾有过广泛的纪念行动,网友还去谷歌中国总部献花“吊唁”。经过最近几年的网络封锁,中国人对封锁本身越来越迟钝无感。

更多

筷搜是地沟油的克星吗?

百度最近推出了“筷搜”产品,利用大数据计算来检测食品中的毒药。但筷搜的问题不在科技,而在社会管理。

更多

谷歌在中国教育网遭国家级“中间人攻击”

从今年6月开始,谷歌的绝大多数服务在中国遭封锁,但在中国教育科研网内并未受到干扰。在新学期开学之际,谷歌在教育网上遭到中间人攻击。中国网络审查监测组织Greatfire认为,攻击是由中国政府发起。

更多

BadUSB(下):来者不善,如何预防?

在热播美剧《纸牌屋》第二季中,黑客 Gavin Orsay交给先驱报主编 Lucas Goodwin 一个含有复杂代码的U盘,利用采访之便将其插在美国电信服务器上,最后成功的获得服务器控制权,得以监控三千两百万名美国电信用户的通话记录和坐标定位,虽然剧情纯属虚构,但利用USB漏洞进行攻击的概念已并不陌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