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USB(上):大祸临头还是危言耸听?

今年八月份计算机安全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被称为“BadUSB”的USB漏洞。这个“BadUSB”漏洞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聚焦在镁光灯下吸引众多眼球?几乎成为每一台PC机标配的USB接口为何会暴露出如此巨大的漏洞呢?该漏洞又会对我们的使用造成哪些威胁?

更多

新浪包养能为自媒体返魂吗?

把之前以声誉为动力的“自媒体”转化成以生计为动力的“自媒体”,这种转化,却会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微博言论空间性质。

更多

电视机顶盒与黑客悬疑:谁是最大受益者

这次攻击温州有线电视,广电总局及其推行的机顶盒系统是最大受益者,这耐人寻味。

更多

媒体越自由,年轻人越少用手机看新闻?

最近的一项对上海、香港、新加坡和台湾四地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新闻自由度与受访者阅读新闻和关注新闻微博的频率都呈现显著负相关。

更多

谁去决定谁该被遗忘?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署长蒋任宏在欧洲法院判决后不久就发表网志,把自己以亚太区私隐机构科技工作小组召集人的身份,跟进欧洲法院的裁决,商讨如何在亚太地区落实“被遗忘权”。

更多

中国舆情分析师到底考什么?

在通过工信部NPST考试后,学员可以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技术证书。那么,要获得这张号称可以增加职业晋升机会、提高薪酬的中国网络舆情专业人才的证书,到底需要通过怎样的考试?

更多

全网封杀“变态辣椒”说明什么?

中国大陆时政漫画家王立铭、网络ID“变态辣椒”近日遭到了“全网封杀”。全网封杀+查封淘宝店的混搭手法说明,当局对异见人士的管控正在从单纯的言论审查走向言论管控与经济惩罚并重的阶段。

更多

详解中国舆情监测软件(图解)

在泡泡特约记者参加的工信部全国网络舆情技能水平考试项目管理中心NPST培训班上,实训所用的舆情检测软件为“美亚”,本文详解“美亚”舆情监测软件。

更多

揭密网络舆情分析师:“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工信部计划每年“培训10万网络舆情专业人才”,以填补官方所说的120万的网络舆情人才的缺口。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兴的网络舆情分析产业,泡泡特约记者报名参加了中国东部某城市的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班。

更多

中国庄严宣告保护个人信息?

“首例在华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的两名被告分别获刑两年六个月及两年,并被罚款及驱逐出境。但能够提供户籍信息、出入境记录、移动电话通话记录等资料的机构或者个人都是谁?他们出售个人信息的收益呢?

更多

香港:动员反占中游行的“话题传销”

817反占中游行前,Facebook 、Whatsapp 等社交媒体都成为建制派的话题制造媒介,当中不乏“政治谣言”,以动员参与。这种“话题营销”,对于平常不关心政治的社群尤其成功。

更多

公司版“棱镜门”:小强装APP记

上周,小强突然接到所在的公司的通知,要求员工必须安装由公司部门开发的app管理软件。这个软件让小强大吃一惊:不仅仅是读取位置信息,这个软件居然还可以读取通讯录,通话记录和短信信息。这无异于将自己整个的私人生活完全暴露在公司的监控之中,一部活脱脱的公司版“棱镜门”。

更多

维基百科公开被删除超链接

维基媒体基金会前天(8月6日)发布首份透明报告(Transparency Report),公开政府要求取得用户资料,以及被撤下内容的个案。在伦敦的维基百科年会的记者会,创办人Jimmy Wales透露,上周Google删除搜寻器内,五十多条往维基百科的超连结。

更多

下个“主场”在那裡?

“主场新闻”虽然停刊,但仍有许多人不死心,打算在网络上继续闯出言论自由的天地。“主场新闻”的写手们成立了“主场新闻博客群”粉丝专页持续发声;资深媒体人利世民也宣布在周五成立新媒体档开办《全民媒体》。

更多